你能夠翻多大跟頭,給你搭建多大舞臺。
現在缺的不是人才,而是出人才的機制。管理者的責任就是要通過搭建“賽馬場”為每個員工營造創新的空間,使每個員工成為自主經營的 SBU 。
賽馬機制具體而言,包含三條原則:一是公平競爭,任人唯賢;二是職適其能,人盡其才;三是合理流動,動態管理。在用工制度上,實行一套優秀員工、合格員工、試用員工“三工并存,動態轉換”的機制。海爾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要義是,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在能力,讓每個人每天都能感到來自企業內部和市場的競爭壓力,又能夠將壓力轉換成競爭的動力,這就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秘訣。
案例:“我的創新上中央電視臺《新聞聯播》了!”
海爾冰箱中二事業部定單經理李少杰,提起 2004 年 8 月 3 日 ,十分興奮:“中央電視臺《新聞聯播》播出了我的事跡。當時我在車間里還沒下班,愛人打電話給我,那高興勁兒可別提了!之后又有不少親友打來電話祝賀。這一段時間里,我在精益生產推進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,鈑金線的節拍比前段時期 20 秒 / 臺又有提高,達到 19 秒 / 臺。這次企業選擇我作為典型在中央電視臺播出,讓我更加明白:有創新,才能成功!”
對這一天,洗衣機事業部檢驗班長田豐青同樣難以忘懷:“媽媽,你太厲害了,你上中央電視臺《新聞聯播》了!8 月 3 日晚上,我正在家看連續劇,突然接到了在外婆家的兒子打來的電話;我那鐵桿球迷老爸連球賽都不看了,搶過話筒向我祝賀!那是 7 月 31 日 ,中央電視臺記者現場采訪了我的創新成果;丶椅野堰@事說了,沒想到球迷老爸每到《新聞聯播》時間就馬上換頻道,連亞洲杯也‘忍痛割愛',直等了三個晚上,終于看到了報道!第二天一上班,迎接我的都是同事們祝賀的笑容,我簡直就成了廠里的焦點人物!說真的,要不是在海爾,我做夢也上不了中央電視臺。就拿這項創新說吧,我只是提出了一個想法:使洗衣機的‘耐壓'和‘接地'兩個檢測工序合二為一,廠里的技術人員就很快改造出了一臺先進的儀器。要在別的企業,可能提也白提。真幸運,我是一名海爾人!”
在海爾,最讓人感動的是,很多普普通通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的員工,能夠用心去做自己的工作;一些生產線上普通的工人為了提高生產效率,搞一個技術改革,自己回家拿出錢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去做。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用心去創造,去發明,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,把自己的工作再提高一步,不管什么困難我們都能克服!
只要是人,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,都希望他自己的價值得到承認。只要員工為客戶創造了價值,你就肯定它的價值,這就是管理的核心。 |